各学院:
为加快本科专业现代化升级,促进专业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学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建设高质量学科专业与教育教学体系,学校决定组织开展2024年微专业立项申报工作,具体事项如下:
一、微专业简介
微专业建设是学校基于学科综合优势,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的需求,加快布局未来战略必争领域的人才培养的具体举措,是为构建新型跨学科专业组织模式、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和产学研用协同发展而实施的多样化办学模式探索。
微专业是指在本科专业目录以外,围绕某个特定学术领域、研究方向或者核心素养,提炼开设的一组核心课程,使学习者通过灵活、系统的培养,能够具备该方面一定的学术专业素养和行业从业能力。微专业着力于有效弥补大学专业划分过细、口径过窄及培养周期过长问题,加强本科与研究生阶段培养衔接,提升专业培养与就业职业发展需求之间的匹配度,课程设置一般具有高阶性、交叉性、挑战度。微专业可采用线上、线下、线上线下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开展教学。
鼓励各学院围绕国家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立足学科专业交叉和发展趋势,依托在线开放课程,开设富有特色的在线微专业。每个微专业一般开设10门左右课程、20学分左右,学生完成主修专业所属本科专业目录专业类以外的相关微专业课程学习、达到微专业培养计划要求者可获得学校颁发的微专业证书。
二、工作安排
(一)申报要求
请各学院积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组织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研讨,认真研判,科学谋划,确定拟开设的微专业,制定微专业培养方案,组建课程负责人及课程团队,设计微专业课程大纲,要求微专业课程在本科课程的基础上创新设计和改革,同时制定微专业学生遴选方案。现有“四新”项目、现代产业学院相关学院,建议将微专业建设与“四新”项目、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统筹规划,结合起来实施推进。
(二)申报时间
请于2024年5月10日前将以下材料电子版发送至教务处教学科邮箱wnsyjxk@163.com,邮件主题为“xx微专业-学院名称”。教务处将对提交材料进行初审,组织校内外专家评议,评议结果和后续工作另行通知。
本通知附件不随文印发,请登录教学处网站“公告通知栏”下载。
联系人:侯永广 电话:0913-2133997
附件:1.微专业设置申请表
2.本科微专业培养方案(2024)基本内容和格式
3.本科微专业课程大纲(2024)基本内容和格式
教务处
2024年3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