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第二届渭南师范学院“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陕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选拔赛的通知
2016-04-29 17:46   实践科 审核人:

渭师院教〔2016〕27号

各二级学院: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展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社会投资对接平台,经研究,决定举办第二届渭南师范学院“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陕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选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拥抱“互联网+”时代,共筑创新创业梦想。

二、大赛目的与任务

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我校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推动赛事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我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

重在把大赛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引导我校主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切实提高我校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本次大赛由教务处主办,学生处、团委协办。

大赛设立组织委员会(简称组委会)、专家指导委员会、工作委员会。

1.组委会

名誉主任:丁德科

主    任:程书强

委    员:凌朝栋  梁燕玲  梁  晶  雷来富  耿森林

        焦更生   张郭军  李尧龙  王双喜  张  虎

        王俊安   王建平  姚明亮

2.专家指导委员会

主任:王菊霞

成员:韦爱萍  刘  峰  李富贵  李碧云  张修兴

     王志平  刘  军  许存兴  李富荣  刘正武

     唐光海  林  颖

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校赛、省赛参赛项目的具体指导、培训等工作。

3.工作委员会

主  任:王菊霞

副主任:张  萍  王俊安  王建平  刘杨志  姚明亮

成  员:张菊红  田海燕  赵  琦  赵  超  刘娟宁

各二级学院竞赛活动负责人

工作委员会负责大赛的具体组织协调工作。

四、参赛项目及要求

1.参赛项目要以团队为项目主体,必须具有一定市场前景、具有一定实施可行性的产品或服务等。

2.参赛项目要求能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紧密结合,培育基于互联网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挥互联网在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促进制造业、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互联网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创新网络化服务模式,促进互联网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等深度融合。

结合我校实际,可侧重以下几个类型:

(1)“互联网+”现代农业,包括农林牧渔等;

(2)“互联网+”制造业,包括智能硬件、先进制造、工业自动化、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军工等;

(3)“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包括工具软件、社交网络、媒体门户、数字娱乐、企业服务等;

(4)“互联网+”商务服务,包括电子商务、消费生活、金融、旅游户外、房产家居、高效物流等;

(5)“互联网+”公共服务,包括教育文化、医疗健康、交通、人力资源服务等;

(6)“互联网+”公益创业,以社会价值为导向的非盈利性创业。

3.参赛项目内容须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参赛项目涉及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报名时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项目鉴定证书、专利证书等。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资格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对于已注册运营的项目,在报名时需提交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组织机构代码复印件等相关证明材料。

五、参赛对象

根据参赛项目所处的创业阶段及已获投资情况,大赛分为创意组、初创组和成长组。具体参赛条件如下:

创意组: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但尚未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须为本科在校生。

初创组:参赛项目工商登记注册未满3年(2013年3月1日后注册),且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不超过1轮次。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须为我校本科在校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1年6月10日之后毕业)。

成长组:已进行工商登记注册,且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2轮次(含)以上;或参赛项目工商登记注册3年以上(2013年3月1日前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须为本科在校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1年6月10日之后毕业)。

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专业、跨学院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可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六、比赛规则及评审要点

(一) 名额分配及比例

1.以项目为团队,以二级学院为单位,具体申报项目数见附表。

2.最少遴选90项,择优推荐项目参加省级比赛,通过省级复赛的项目,择优推荐参加全国总决赛。

(二) 材料提交及要求

1.参赛材料为《项目计划书》(格式内容自行设计)、项目展示及答辩的PPT文件,也可再做一分钟的展示视频。

2.竞赛作品申报方式为网络申报和纸质申报。6 月10日前,各学院向教务处实践科报送已选定的本院参赛项目推荐表(一式二份)、推荐项目汇总表及作品PDF文档电子版和纸质版。电子邮箱为wnsysysjk@126.com(文件命名为:比赛名称+学院名称)。视频格式不限,需保证画面流畅,声音清晰,大小不超过1G。

(三) 评审赛制

校级初赛采取分组答辩制。参赛团队进行创新创业项目展示并回答评委提问,每个项目答辩时间5分钟,回答问题3分钟。项目展示内容主要包括产品、服务介绍、市场分析及定位、商业模式、营销策略、财务分析、风险控制、团队介绍等。可进行产品实物展示。展示及答辩过程中,语言表达简明扼要,条理清晰。

(四) 评审指标

1.创意组评审指标与分值比例

创新性(占比50%)。突出原始创意的价值,不鼓励模仿。强调利用互联网技术、方法和思维在销售、研发、生产、物流、信息、人力、管理等方面寻求突破和创新。

商业性(占比30%)。在商业模式方面,强调设计的完整性与可行性,完整地描述商业模式,评测其盈利能力推导过程的合理性。在机会识别与利用、竞争与合作、技术基础、产品或服务设计、资金及人员需求、现行法律法规限制等方面具有可行性。在调查研究方面,考察行业调查研究程度,项目市场,技术等调查工作是否形成一手资料,不鼓励文献调查,强调田野调查和实际操作检验。

团队情况(占比10%)。考察管理团队各成员的教育和工作背景、价值观念、擅长领域,成员的分工和业务互补情况;公司的组织构架,人员配置安排是否科学;创业顾问,主要投资人和持股情况;战略合作企业及其与本项目的关系,团队是否具有实现这种突破的具体方案和可能的资源基础。

带动就业前景(占比10%)。综合考察项目发展战略和规模扩张策略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预判项目可能带动社会就业规模。

2.实践组评审指标与分值比例

商业性(占比40%)。在经营绩效方面,重点考察项目存续时间、项目的营业收入、税收上缴、持续盈利能力、市场份额等情况;以及结合项目特点制定合适的市场营销策略,带来良性的业务利润、总资产收益、净资产收益、销售收入增长、投资与产出比等情况。在成长性方面,重点考察项目 目标市场容量大小及可扩展性以及该项目是否有合适的计划和可能性(包括人力资源、资金、技术等方面)支持其未来5年的高速成长。在商业模式方面,强调项目 设计的完整性和可行性,并给出完整的商业模式描述,以及在机会识别与利用、竞争与合作、技术基础、产品或服务设计、资金及人员需求、现行法律法规限制等方面需具有可行性。

团队情况(占比20%)。主要考察管理团队各成员有关的教育和工作背景、价值观念、擅长领域,成员的分工与业务互补情况;公司的组织构架,人员配置以及领导层成员;创业顾问,主要投资人和持股情况;战略合作企业及其与本项目的关系。

创新性(占比30%)。突出原始创意的价值,不鼓励模仿。强调利用互联网技术、方法、思维在销售、研发、生产、物流、信息、人力、管理等方面寻求突破和创新。

带动就业情况(占比10%)。考察项目增加社会就业份额,发展战略和扩张的策略合理性,上下产业链的密切程度和带动效率。

七、经费支持和奖励

(一)经费支持

参加比赛所需经费从2016年各学院学生管理及活动经费中列支。

(二)参赛项目奖励

校级比赛设项目团队奖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优秀奖若干,届时颁发荣誉证书及奖品。

设置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奖若干,并将各学院组织和获奖情况纳入年度考核。

八、赛程安排

(一)宣传动员阶段(2016年4月1日至4月30日)

1.根据省教育厅《关于转发教育部举办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陕教高办〔2016〕15号),及时制定我校竞赛实施方案和竞赛通知,并印发各单位。

2.组建大赛组委会和评委会,广泛宣传创新创业大赛的意义、国家扶持政策等,利用横幅标语、校园新媒体、推介报告会、宣传展板等形式,全面动员全校师生积极参赛,认真做好参赛项目报名、指导、评审及遴选上报等工作。

(二) 报名与资格审查阶段(2016年5月1日至6月10日)

1.项目参赛团队务必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org.cn)、大赛APP(名称为“大创空间”)或大赛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大学生创业服务网”)任一方式进行报名。

2.组委会进行资格审查。大赛组委会对各学院申报的参赛项目进行评审,对参赛者身份进行审核。若发现参赛项目不符合参赛条件或弄虚作假的,将直接取消其参赛资格。

(三)校级比赛阶段(2016年6月11日至6月25日)

1.网上评审。根据参赛团队提交的申报项目,学校评委会专家进行网络评审,通过打分,筛选出70%的项目团队参加现场比赛。

2.现场比赛。组委会邀请校内创业导师、行业企业、风投机构代表组成专家评审团。项目团队分组进行比赛项目的现场展示,并回答评审专家的提问和质询,依照打分结果,最后评比产生各个奖项。

各学院要认真组织动员团队参赛,为在校生和毕业生参与竞赛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积极推进我校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不断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水平。学校将在校赛后组织专家对经遴选参加省赛的选手进行培训。

九、相关附件不随文下发,请于教务处网站实践教学栏、教学实践群、教学信息管理群文件下载。未尽事宜,请联系教务处实验实践管理科。(联系人:张菊红、刘潇颖、刘静,联系电话:2135133。)

附件:

   1.第二届渭南师范学院“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陕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推荐项目汇总表

   2-1.第二届渭南师范学院“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陕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意组项目推荐表

   2-2.第二届渭南师范学院“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陕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初创组项目推荐表

   2-3.第二届渭南师范学院“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陕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成长组项目推荐表

   3.第二届渭南师范学院“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暨陕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申报限额分配表

                                            渭南师范学院

                                           2016年4月26日

附件【第二届渭南师范学院“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陕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选拔赛修改.doc已下载
附件【互联网+申报表格、名额分配表.rar已下载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