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师范学院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试行)
渭师院教〔2016〕126号
为帮助青年教师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掌握先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青年教师教学基本技能,培养青年教师教学组织、教学评价、教学研究、教学创新的能力,建设一支职业素养好、业务能力强、教学水平高,具有创新精神的青年教师队伍,特制定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
一、培养对象
任教不足3年的教师;35周岁以下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不理想的青年教师(由二级学院或教务处认定)。
二、培养内容和方式
1.实行岗前培训制度
凡补充到教学岗位的助教、未定职称的青年教师及未从事过大学教学工作的教师必须参加人事处组织的岗前培训。获得岗前培训班合格证书,方有资格进入教学岗位。
2.实行青年教师导师指导制度
学校为青年教师选定教学业务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一般应在教学一线、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具有副教授以上(含副教授)职称。导师要指导青年教师试讲,并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如教学大纲的制订、教学档案的填写、课程教案的准备、课堂教学、作业的批改、实验和实习的指导等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全面的指导,使青年教师尽快适应和胜任教学工作。导师每学期的听课次数不得少于5节,并将听课情况与青年教师进行交流、指导。帮助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青年教师进行自我分析,查找问题的原因,提出整改意见,并鼓励他们增强信心,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指导教师指导一个青年教师的时间一般为一学年,如确有需要经批准可适当延长指导时间。二级学院院长、副院长、系主任等应通过听课等形式了解青年教师的教学状况,尤其对新进校的青年教师加强听课后指导,帮助他们尽快适应课堂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实行试讲制度
青年教师首轮开课、开设新课前,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将组织由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指导教师以及相关专业骨干教师参加的试讲,试讲合格后方能授课。试讲未通过者,不能授课。
4.实行青年教师听课制度
青年教师应虚心向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学习,加强对教学业务的学习和钻研,努力掌握专业(学科)教学原理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艺。青年教师应跟随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听课,并做好听课记录。对进校工作未满3年的青年教师,应在每学期结束前将不少于18学时的听课记录交二级学院存档。
5.实行随机听课督导制度
为切实帮助青年教师上好每节课,增强责任心,学校将组织教学督导对青年教师随机听课,并将听课情况记载归档,作为考核依据。
6.开展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青年教师要积极参加学校和院、系(教研室)开展的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每年主动开设观摩研讨课不少于2次。虚心听取听课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
7.开展课堂教学竞赛活动
为了营造培养青年教师的良好氛围,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和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学校每年开展一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青年教师优秀教学课件竞赛、优秀教案评比等评优活动,通过竞赛,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以吸引青年教师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教学和教学能力的提高。激励青年教师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使教学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三、考核内容与方式
1.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和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分管教学工作的校领导具体负责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
2.每学年,学校将组织人员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能力培养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毕业后工作满一年晋升助教以及助教晋升讲师的核心评价指标。
3.教学能力培养工作考核的主要内容为:导师听课反馈意见;处级干部听课反馈意见;其他教师听课后的反馈意见;学生评教情况;青年教师本人听课任务完成情况;开观摩研讨课情况;参加校院教学竞赛活动情况;参加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情况等。
四、本计划由教务处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